悦美书屋·少儿图书馆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查看: 4579|回复: 0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用绘本教出独立思考的孩子

[复制链接]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发表于 2015-2-25 16:41:24 |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
小的时候,我们背三字经、读论语,虽然不见得懂,还是拼命写功课,我们只和标准答案做朋友。而现在,我们有缤纷的绘本,可以带着孩子一起重新看待很重要的事,并且勇敢地和世界、和大地做朋友,找回独立思考的格局,在世界的舞台闪耀属于我们的光。

保护我们住的地方

  随着地球暖化的警讯越来越多,21世纪的地球公民逐渐将被动的环保意识,提升为主动的环保行动,这种现象同样呈现于童书作品。几十年前,举凡歌颂或描绘自然动植物生态的作品,都会被广称为“绿绘本”,但环境的恶化程度使得现代社会对于绿绘本的期待相形增加,绿绘本不应只是陈述自然的美好,故事内容还需要对生态发展有进一步的观察、反省的批判与建设性的呼吁,才能引发大读者与小读者想“保护”的积极态度。




推荐绘本 《小房子》
文图╱维吉尼亚˙李˙巴顿 南海出版社

  关于“乡村发展为城市”的地景变迁,是绿绘本中很抢眼的主题,藉由视觉传达出地景的巨大变化,可以帮助孩子聚焦在环境破坏的背后因素上思索,在感受前后差异之后,回到自身去思考人类生活方式的代价,与有无其它选择的可能性。 在这类书中,美国创作者维吉尼亚·李·伯顿于1942年出版的《小房子》是历久不衰的经典作品。这故事一开头说,有个男人在山丘上建造了一间很坚固美丽的小房子,男人说:“这间房子不能拿去变卖为金银财宝,它必须长寿到可以看到我们曾曾曾曾孙子住在里面。”小房子见证了人们在春夏秋冬不同景致的美好生活,但随着时间推移,它也看到挖土机、卡车的到访,它周遭的田野与花草树林慢慢不见,先是盖了很多房子,然后房子又变成高楼大厦与铁道,只有小房子因为祖先的交代,依旧挺立原地,只是它闻不到花香,也看不到星星月亮,又脏又破的小房子既孤独也难过。直到有一天,那个男人的孙子的孙子的孙子,认出这间被挤在高楼大厦、高架铁道、地下铁之间的小房子,就是她祖先盖的房子,于是她和丈夫请人来移走小房子,小心地将它搬到另一个乡间的丘陵上。终于,小房子得以恢复风采,也有人住下来照料它了。

  读完故事,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:“小房子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?”“那样的生活该怎么样才能做到?”“小房子的周围会不会过不久又被盖满高楼、挤满车子呢?”“为什么小房子旁边的大楼都被画得黑黑的呢?”“你比较想住小房子还是大楼?”

  以下的作品,爸比妈咪都可以用类似的方式,绕着作品主题和孩子练习一问一答的讨论,一起和孩子探索作品的核心议题,并刺激孩子去寻找文字和图画里的线索。

动物,是最好的朋友

  在现实生活中,儿童一方面具有万物之灵的观点,同时也具备亲近动物的特质,因此动物与儿童并存的情节,占了幼儿童书相当大的比例。另一方面,儿童在成人世界里,由于一直处在受规范又无能无权的地位,情绪常受到压抑。可是,一旦转到儿童与动物的关系时,儿童有了和动物相对平等的地位,甚至常跃身成“小大人”,把动物当成儿童,这样的角色替换,使儿童除了获得心理上的补偿,也提供机会让他们在和动物相处的过程中,有模仿大人照顾、保护弱小的机会。


推荐绘本 《亲爱的动物园》
文图╱罗德˙坎贝尔 21世纪出版社

  《亲爱的动物园》这本书,很受大小读者的喜爱,在立体翻翻书的设计上也颇具巧思。一位孩子写信给动物园,希望动物园寄给他一只宠物,于是一页页不同身形的动物与特征,便成为让幼儿边玩边学习分类、强化认知的好工具。但这样的巧思同时也产生了潜在问题:动物在这故事架构里只是孩子的玩具,是人类可以随手要来的礼物,动物们被动地由人类主观论定特质并决定去留,成为被退货或交换的商品概念,爸比妈咪也可以针对这个部分与孩子做更详细地讨论与省思,好协助孩子对作品中所阐述的“人类与动物关系”产生自觉意识与辨识能力。

  回头思索现况,我们社会经常赶流行而购买特定动物,却又在风潮退去后弃养,也有流浪动物安乐死的规定,这些问题本身就存在人类将动物商品化或物化的争议。动保人士因而发起“以领养代替购买”的活动,意在凸显人类对动物这种用过即丢的消费行为,以及人类自我扩张地位,专制地限定弱势动物生存权等自私心态。进一步再想,人类这种消费主义至上的主宰心态,不也造成世界上很多稀有动物正面临绝种的危机?

  在儿童与动物的绘本中,有一类跳出玩伴关系,进一步凸显人类有照顾弱小动物的责任,像是《重新飞起来》或《流浪狗》等近期作品,创作者以不同情境重复说着“孩子有能力主动关心弱小动物”的讯息;而另一类是比“照顾”更积极的“抢救”题材,如:《北极熊抢救家园》、《浮冰上的小熊》、《老虎》、《黑熊》...等,台湾地方政府为了鼓励保护一些在地动物,如:黑面琵鹭、绿蠵龟...等,也有推出童书出版品,这些书籍都是培养小公民的基础材料。

翻转刻板的性别印象

  根据有关童书的研究显示,绝大多数的童书作家,在创作作品时,对于不同性别的描述,仍被动地采取约定俗成的认知与价值,只有少数作家对此有所知觉,采取主动姿态去解构传统框架,尝试重新建构性别角色,如:夏洛特•佐罗托、汤米•狄波拉、安东尼•布朗、巴贝•柯尔……等,在他们的笔下,男性可以表现阴柔特质或跳舞表演,女性也能自主选择不走入传统婚姻模式,即使进入家庭,她们也大声呼求平等对待,并且能做自己想做的事。



推荐绘本 《威廉的洋娃娃》 

  美国夏洛特·佐罗托所创作的《威廉的洋娃娃》,描述一个叫威廉的男孩一直想要一个洋娃娃,但他的哥哥跟邻居却用“好恶心”、“变态”或“娘娘腔”、“羞羞脸”来辱骂他,威廉的爸爸也一味地买篮球或电动火车给他,希望威廉可以和其它男孩一样。威廉可以打好篮球,也可以拼好玩具火车,但他心里最想要的还是一个可以搂搂抱抱的洋娃娃,爸爸一直逃避正视威廉这样的喜好,直到有一天,威廉的奶奶出现,威廉才如愿以偿。

  这故事温柔地说出了“男孩与女孩都可以透过玩洋娃娃来学习爱”的观点。根据创作者的说法,故事灵感来自她的几个育儿经验:“她先生爱孩子却不知道怎么对待婴儿”,因为他不善于以身体触碰孩子来表现爱,因此,她看到她的孩子从填充玩偶获得情绪上的抚慰与安全感。最重要的触发,是一次她在公园听到一个小男孩想要一个布娃娃,但他的父亲却说:“给他一把枪替代吧!”佐罗托当时听了很生气,于是催生了这本书。



推荐绘本 《海伦太太的客人》
文╱伯纳˙费里欧 图╱玛嘉莉˙吕什 阿不拉出版

  2011年出版的法国绘本《海伦太太的客人》,故事说海伦太太邀请8个朋友前来度假,海伦太太以她主观的想法,事先为这8个朋友布置各自不同风格的房间,但这8个朋友后来的实际选择却和她设想的相差甚远,例如:赛车手的奥斯卡先生,其实喜欢粉红浪漫的房间;空手道选手汉斯先生喜欢打扮与瓶瓶罐罐的化妆品;而爱打扮的多拉小姐其实喜欢赛车;浪漫的萝丝小姐则喜欢空手道。海伦太太在看见自己的预期与实际的落差后,理解了真实展现自我的价值,于是晚上的宴会,她的装扮也有别平常的端庄贤淑,以劲爆的庞克装出场招待客人。这本由不同文图创作者合作的绘本,透过相聚与宴会这种狂欢节的架构,清楚地表达欢庆自我认同与接纳他人的多元态度。

温柔讨论新住民议题

  在这几十年当中,因为大量的民工与新移民加入我们的社会,族群尤其多样起来,这群人当中,有一定比例的人因为工作与身分的关系,会受到不当对待,成为社会底层或边缘人。而我们的孩子在进入学校学习之后,一定也会认识越来越多的新住民子女且成为朋友,藉由这类型的绘本,能让孩子更加了解这个世界的丰富性与多元性。



推荐绘本 《苹果甜蜜蜜》
文图╱陈盈帆 联经出版

  台湾创作者陈盈帆所创作的《苹果甜蜜蜜》,透过故事主角小惠在下课后无法和其它同伴玩耍,而得赶紧回家帮助妈妈学习中文,侧面描绘了一个越南来的外籍配偶,因离乡背井而在语言与生活上所面临的挑战。 创作者邀请大小读者置身小惠的立场,一起观看务农的爸爸如何栽种接枝新种苹果的过程。借着“接枝”,传达了包容与肯定异质的讯息,例如:不同果树要接枝需要有一方离开自己的树种,去成就另一棵树,但受接枝的原树也有些牺牲,需要先裁枝,这过程会有些阵痛,像接枝过的地方会有突起的异状,但接枝成功后的果实却能更香甜。以植物接种的互喻,一来传达新住民小孩和其它孩子一样,都是受人疼爱的一份子,也能因付出获得成果,二来暗示新住民的生活有其芬芳处,值得让人欣赏与尊重。

远离暴力的威胁

  社会上发生的性侵、家庭暴力或同侪霸凌事件,常常因为加害者的恐吓或受害者的自尊与恐惧,而不被大众所看见。久而久之,它们渐渐成为大众话语里的禁忌,一般人也习惯别过头不看、不听、不想,假装他们离得很远或不存在。然而,这种回避态度往往是滋养“暴力”最好的沃土。



推荐绘本 《生气的男人》

文图╱格罗˙达勒 维京出版

  挪威绘本《生气的男人》就描绘出这样的情节,故事里的父亲因为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,而用暴力霸凌了妻子和小孩,但妈妈却一再告诫小孩,千万不要把家里的事让别人知道,要假装他们过得很幸福。因此,家暴的阴影无法散去,反而让男人更加易怒、动粗,小男孩的害怕与痛苦也就只能藏在一道道上了枷锁的门后面。 直到小男孩努力地把事情说出来,受到外界的帮助,事情才慢慢好转。创作者用了许多诗性语言与隐喻,来表现一些幽微的情境与情绪,故事里最后那个关键国王也是个多重隐喻,代表着如朋友、社工或医生等外援对象。

  这本书处理家暴处理得很细腻,虽然它以第三人称叙述一家三口的互动关系,但故事却聚焦在受害者观点上,因此男孩的受害心情得以深入探索与着墨,而像这样采取受害观点的叙述,不仅对于一般没有受暴经验的读者来说,比较容易进入受害者的立场去理解,对于有过受暴经验的读者,也比较容易从主角身上获得释放与疗愈。

来源:育儿生活 2015/1月号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QQ|小黑屋|手机版|Archiver|合肥悦美阅读指导中心   皖ICP备19007624号-1

GMT+8, 2024-5-4 14:43 , Processed in 0.077931 second(s), 23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1
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