悦美书屋·少儿图书馆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查看: 7021|回复: 0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故事里的思考

[复制链接]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发表于 2016-3-21 22:34:48 |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|正序浏览 |阅读模式

作者:陈鸿铭

     故事是小孩最好的启蒙教材,故事有许许多多的种类,故事的分类也有许许多多种。一般的故事分类有:童话、民间故事、生活故事、神话、寓言等等。这是依照故事的写作方式做分类,使用故事时,我们应该从故事本身的性质或功能做分类。因为,除了启蒙意义外,故事不仅能帮助孩子整理并拓展生活经验,而且,还可以帮助孩子从较具体的叙述思考过渡到较抽象的思维,包括:创造思考、批判思考、以及哲学思考。

生活里的智慧
     我们每个人的生活经验都不一样,环境、教育背景、居住的小区、家人的沟通方式等等都不一样,所以每个人的生活经验都不会相同,但是每一个人会在这些生活经验当中,随着成长历程而去整理出一些我们所谓的“生活智慧”,也许有人不觉得那是生活智慧,但有很多琐琐碎碎的事情,尤其是家里面发生的小小的事情,其实都是智慧,这些经验就是每一个人生活智慧的慢慢累积,当然不见得每一种东西现在都合适,过去的生活智慧和经验不见得适合我们现在用,但是多少都能提供一些帮忙,但也许不是直接的,而是间接的。
     故事可以源源不断提供这些生活智慧给小朋友,故事的累积就是生活智慧的累积与对生活经验的反省。故事看多了孩子自然也会产生自己的智慧,所以他们偶尔会说出一两句让你觉得很有意思的话。

关怀性思考
    有些故事的内容对大人看来会感到奇怪不解,不过小朋友却可能觉得理所当然,例如当他们认真想帮朋友做一些事情的时候,就会出现某些让大人想不透的行为。换个角度想,这种是比同理心更同理心的表现,因为孩子真的能够设身处地的想象别人的需要,尤其当这些需要也是他所渴望的时候。我们当然不期待孩子作出一些如故事情节那般离谱的行为,但我们看重的是,从许许多多的故事里,孩子可以发掘到不同的经验及其中多样的智慧,而这些不断传递深情关怀思维的故事,年久日长之后自然可以浅移默化孩子的心灵,丰富他们对人、对物、对环境的关怀。

创造性思考
     许多有趣的故事其实与现实世界有很大的出入,这些虚构的故事一方面帮助孩子了解真实的世界,同时也丰富他们的想象力,增进思想的开放性以及灵活度。故事当中有很多是想象的、是幻想的、是虚构的,但是其实这些故事背后都有其真实性,是作者观察真实生活经验得来,然后根据这些材料,加上夸张与想象,以幽默风趣的手法表现出来,当作者用想象、抽象、幻想的方式呈现出来时,就会突显出故事虚构的本质与想象的空间。
     对孩子而言,这些思考都很重要,只不过,平常我们大概没有机会跟小孩谈论。所以,用故事做为沟通现实世界与虚构世界的过渡桥梁,孩子不仅可以在有趣、好玩的情境下了解真实世界的真相,还能够思考现实生活可能面对的问题。故事里面蕴含了一种所谓故事的逻辑,是一种超乎现实逻辑之外的想象逻辑,所以故事里猪会飞、猫会讲话,年纪越小的小孩越不觉得奇怪,因为,故事嘛!

哲学性思考
     厘清概念、了解意义也是孩子认知发展很重要的一环。平日孩子稍有困惑就问:“为什么?”成人往往会被孩子的大哉问搞得不知如何是好。其实,孩子幼年时的困惑许多都是概念的问题、哲学的问题,大多数故事里多多少少都有这类引发孩子发展哲学概念的地方,我们只需要花点时间,陪孩子想一想,不但能暂时解决孩子的困惑,还可以引导孩子进行更高层次的思考活动。
     比方说,《先有鸡还是先有蛋?》这个故事,其实这个问题恐怕我们都不太容易说得明白。这是个很明显的哲学性、思考性的问题。通常,这些问题没有确定的答案,可是在讨论过程中,孩子(甚至大人)就能够逐渐清楚这个复杂的概念。
     还有一些故事,它的情节能够引发所谓“哲学思考”,让孩子思考各种有趣的问题。例如:《森林大熊》,故事里的熊冬眠醒来发觉森林不见了,变成一座工厂,而且所有的人,包括动物园里的熊都认为牠是人,不是熊!故事里每个人采用的判准都不一样,却都说他是人。自我认同的危机加上如何确定自己认知的知识,构成了精采绝轮的思考内容。“我如何证明我是我?”“我们如何确定别人说的是真的?”“怎样的证明才真的有效?”故事引发的这些问题就是能让孩子悠游在哲学思考的最佳导游。
     另外有些故事,内容则提供新的观点,或是颠覆传统观念,不仅可以让孩子深入思考,孩子也非常喜欢。例如:《三只小猪的真实故事》,作者以大野狼的说法要求孩子重新思考“三只小猪”的故事真相;让孩子可以反思,从不同观点与角度看一件事实时,可能会得到不同的结论,那么我们是否有能力可以判断自己的认知是否正确。

结语
     故事、绘本,应该是让孩子慢慢欣赏、品味的材料,经验的整合需要多元的阅读,关怀的思维需要细细体会、感受,创造力的养成需要觉察细节与思考新观念,哲学思考则需要时间和大人的陪伴。这些都不是一蹴可几的成就,想让孩子在故事里度过快乐且有意义的童年,就给他们故事书,陪他们看故事。
同时,在与同侪和成人共同讨论思辩过程中,孩子能学到更多东西,在合作学习的过程当中,他们能学会整理想法、分析推论,进而勇于表达、建立想法,最终为日后独立学习、自主思考奠立基础。

书单推荐
    生活里的智慧:《七只瞎老鼠》、《田鼠阿佛》、《约瑟夫有件旧外套》
    关怀性思考:《艾莉丝的树》、《断喙鸟》、《动物园》
    创造性思考:《月亮的味道》、《鲸鱼》、《变焦》
    哲学性思考:《先有蛋》、《森林大熊》、《三只小猪的真实故事》

陈鸿铭老师简介:
台湾资深亲子阅读专家、儿童哲学研究学者
台湾毛毛虫儿童哲学基金会研究发展中心主任,台湾小学语文教育学会理事
台湾故事志工培训计划创始人、台湾儿童读书会带领人
陈鸿铭老师在过去二十几年中,一直专注于研究阅读对儿童一生的影响,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,整合出可以帮助家长和孩子共同成长的教育与阅读的理论和方法。此外,陈老师主张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需要相互协助,从而在台湾发起“故事志工培训计划”带领数以千计的老师和父母了解孩子、了解阅读,成为具有思考力、沟通力和阅读力的阅读种子教师和故事爸妈。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QQ|小黑屋|手机版|Archiver|合肥悦美阅读指导中心   皖ICP备19007624号-1

GMT+8, 2024-11-1 08:06 , Processed in 0.123312 second(s), 22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1
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